2016-2017全球IT软件外包行业趋势分析报告发表时间:2018-07-21 00:00 本文将透过横跨10年的市场规模分析,国外外包领域龙头的表现,国内12家上市的外包服务企业,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花费三年的市场调查,来深度分析外包产业的现状与预测未来的趋势,以及分享在企业服务领域可以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。 全球外包市场初探 根据美国市调机构Statista的报告,2013年全球IT外包市场总额为2880亿美元,相当1.8万亿人民币。预期每年以5.84%的幅度成长,在2019年将达到2.6万亿人民币。 如此巨大的市场,市场份额排在前列的几家公司分别为IBM,HP,Fujitsu,CSC,Accenture。而他们几家只占到整个市场的28%,并不像手机或电脑系统市场那样,存在明显企业独占鳌头的现象,IT外包的市场则是相对分散的。 硅谷有影响力的投资机构之一,曾投资Facebook,Airbnb, Twitter, Slack等多数独角兽企业的投资机构Andreessen& Horowitz,在IT外包的领域投了Gigster(快速报价的低价外包服务提供商)1000万美金A轮。可想而知,在这个领域里还是有很多可以被颠覆和超越的可能性。 国内外包市场份额分析 相较于国外,国内的成长似乎比国外要快一些,国内政府大力推动互联网+或许是其中一个主要因素。根据易观的调查结果显示,2011到2015的外包市场规模呈现出翻倍的成长结果。根据全球的5.84%涨幅为预测,国内2017之后的成长仅是保守估计。 极牛针对目前已上市的12家IT外包企业进行了分析。其中东软为市场的龙头,中软国际为排第二。但即使是龙头老大,其市占率仅为1.7%,这表明了国内IT外包市场分散的程度,也告诉同行业者此市场所具备的潜力。 东软与中软国际两家占了前12家上市公司总额的一半(但尚未达到总市场份额的3%)。神州泰岳,恒生电子,浙大网新的老三到老五则占据28%的市场。也就是说,前五名的市占率高达80%。但此图表所体现出来的数字为营业额比例,一家健全的企业需要的实则是利润。 下图所示为各企业总利润额(净利)的比例,营业额靠前的东软所赚取的利润总额排第四,而第二营业额的中软国际则掉落到第六名。反观第五名的浙大网新则成为了利润总额的佼佼者。这虽然不代表浙大网新的利润率是较高的,但东软与中软国际的“抢市场策略”所带来的利润率有多低就不言而喻了。(营业额仅有东软5分之1的上海海隆软件,利润额竟比营业额靠前的东软还高) 此图所示为各企业利润率的比较。营业额靠前的东软其利润率低于5%,第二的中软国际则是低空越过5%的门槛。而表现亮丽的则为上海海隆软件以及浙大网新,营业额虽呈中等,但利润则是排名前三。整体市场由老大老二的低利润牵引,12家上市企业的平均利润仅仅为5.44%。 除了整体市场规模之外,我们试着针对从事外包的业者数量进行调查。可惜无法从正式渠道取得可靠的信息(工商注册的营业范围的确有相关业务,但不代表改企业实际有从事外包业务)。有多年的老兵提及2万到3万,也有7万到8万的说法,我们就折中以6万来做为一个假设: 2017年的预期市场规模将近6000亿,假设一个项目5万元,进行如下计算: 6000亿元 / 6万家 = 1千万元 6000亿元 / 5万元 = 1200万个案子 1200万个案子 / 6万家 = 200个案子 200个案子 / 12个月 = 16.7个案子 这样看来,一家企业要每个月接16.7个案子才能满足6000亿的市场,而一个案子平均价位是否为5万元,我们并没有正确答案。但在推广渠道的考量之下,“去App”化的趋势逐渐明显,越来越多的应用都以网页(HTML)链接微信为主。日后微信小程序的兴起,又会加速“去App”的现象。 全球市场下的中国软件外包 我国的经济成长策略的三架马车之一为出口,而在IT外包的行业当中,中国也不缺席。根据中国产业洞察网的调查,中国在2017年的离岸市场当中可以占有将近一千亿人民币(140亿美元)的份额。但在全球当中,中国离岸的IT外包竞争力完全无法与海外龙头竞争。 印度占有全球较大的IT外包市场。WiPro、HCL、Infosys、TCS都是国际知名的外包企业之一。而光是其中的TCS一家在2015年的营业额(145亿美元)就超过中国2017年离岸市场的总和。(照片里的园区为TCS的印度本部) TCS的一部分客户: 曾经有印度外包企业龙头在台上分享时,拿出了一片光碟说“如果贵公司把外包业务交给中国企业做。一周后,任何人都可以在中国的街上,用10块美金购买一张贵公司智慧财产的光碟”。当下大大降低西方人士与中国外包公司打交道的动力… 毕竟,要在企业服务的领域获得客户的认可,重要的因素就是“信任”。 软件外包与企业服务 除了信任之外,企业到底对于外包提供商在意什么?我们透过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,花费三年所作的调查,来分析外包的趋势,要点以及其他相关干货。 此份调查的回答对象均为10亿美金营业额以上的企业。涵盖了全球各个地区,超过70项以上有关调查。78%的受访者表现出对于外包业务的认可。 所有企业都必须持续改善的几个点,不外乎就是加强竞争力。从这一页的分析可以看出,外包在这个部分已经有相当大的贡献。 靠前:降低成本(59%) 第二:加强核心业务 (57%) 第三:解决产量问题(47%) 受访者来自25个不同的行业,包含消费性产品,工业产品,理财金融以及医疗健康等。使用IT外包占整体比例较高(高达72%),而31%表示今后会持续提高使用比例。 95%的受访者表示会要求RFP(requestfor proposal)。简单而言就是企业主向外招标发放的文件,要求投标这提供建议书,这比单纯的投标要复杂许多(由于受访者企业的年收入超过10亿美金,要求也就多)。此外,89%的受访者回应,会优先考虑使用既有的外包商,因为已建立了默契与信赖。这反映出了ToB市场的特质:进去难,一旦打入,也不容易被淘汰。不仅仅是大企业,即使是中小企业也相同。 除了客户对于外包的积极印象,当然也有不满之处: 1. 外包提供商不够主动 - 46% 2. 没有提供足够的创新 - 33% 3. 外包业务人员调换频繁 - 29% 21%的企业主也使用 “我可以把你换掉” 的杀手锏,作为与提供商交涉的筹码。 总体而言,整个外包市场在成长,客户对于外包的疑虑也逐渐下降。 服务品质不佳的疑虑:从48%降至20% 不符合条件的资源来源:从36%降至23% 回应速度的疑虑:从34%降至24% 我们得出这样一条结论:信得过(质量)与可省钱(成本)为企业对于外包服务的重要两大因素。 软件外包质量与成本的梦想与现实 那么,国内软件外包的现状是否有达到这个水平? 我们看下面这样一图Y轴为质量,X轴为时间,圆泡的面积大小代表费用。一般人们的认知在于,时间越长,费用越高,得到的产品质量就会越好。研发时间可以透过高额的费用来缩短,品质可以透过时间来提升。 然而梦想总是很美好,现实却是残酷的。因为报价不透明,流程不清晰,外包公司缺乏服务精神(因为中小企业的软件外包重购的几率低)造就了现实混乱的外包情形,这也是为什么 “我被外包坑惨了” 的怨言持续不断。 但人因有梦想而美丽。即使头脑很清楚现有的认知,即使被种种残酷的现实给包围,企业主的梦想(期望)还是非常的高。因为产品都是企业主的梦想,创业者的宝贝。 以技术的角度来看,满足大多终端客户需求的技术开发不是问题。因此企业的重点落在如何降低成本并同时兼顾质量。极牛能够依托技术驱动,减少人工参与,降低沟通环节以及人为因素等所引起的实施误差,降低成本并兼顾质量。 IT外包服务商的不同模式 IT外包提供商主要分三个模式:技术VC,众包平台以及传统外包公司。三个模式各有利弊,也有各自的市场。 技术VC:不收取费用,或收取一小部分的费用,但透过占据一部分企业股份作为酬劳。对于缺乏资金的创业者而言,是一个可以考量的选择。因此适用在规模小,或是刚起步,还没有拿到融资的企业,软件开发规模较小,并有机会获得高速成长的项目,否则外包服务商换得的股份无法退出,将会制约此类服务的健康生存 众包平台:有如聚集了外包服务的“猪八戒”,平台上有各式各样的个人或企业提供外包服务。适用于初创到小规模的企业。优势在于选择多,资源多,可以广泛接触到不同技术背景的提供商,也方便进行比价。但由于平台的本质在于“撮合”,所以如果外包品质出问题,基本上雇主只能与外包提供商直接商量,众包平台一般不介入。即使有些新创的众包平台会介入把控制量,但也难以保证其后产出的品质。众包平台适合需求方对技术开发有一定了解,项目规模不大的情况。 外包公司:雇主直接与外包商对接。从前期咨询,产品梳理,技术实施都由该外包商来负责。对于雇主而言,这类型的外包服务能够可以保证质量。相比之下此类外包公司人力成本较高,相对适用于具有一定规模(和预算),对软件开发并不精通的的公司但此类公司数目众多,有一定鉴别难度。 结语: 信息化浪潮之下,软件开发的需求已从互联网行业向传统行业转移,今后外包的市场规模只会扩大。虽然市面上已经有许多服务提供商,竞争也相当激烈,但这个领域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等待被解决,而“解决问题”就是企业服务的本质。 目前国内外大大小小的软件外包服务都无法做到透明化,这并非完全是服务商不负责任的问题,而是隔行如隔山,外行人难以了解外包软件质量的问题。为了解决”透明化不足“的问题,有众包平台推出进度确认,代码管理,甚至自动抓bug的功能。但这是为了补足众包平台对于“质量管理”难以负责采取的措施,并非以亲自服务客户作为出发点。当然,一分钱一分货,如果有预算且要求好的服务与质量,外包公司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选择。 外包产业还有另一个现象则是”治标不治本“。实际上许多的外包需求都没有太大的技术实施门槛,可终产出却不尽人意,或是推出后没有效果呢?这个问题在于创业者本身不够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,但不排除部分外包企业为了”利益较大化“,而不给予可以帮助创业者降低开发范围,甚至于打消外包念头的建议。这种短视近利的企业思想无法帮助客户成功,也因此难以建立企业品牌,换言之就是难得取得“信赖”。 终,大多企业服务都需要长期跟随着客户成长,才可以真正称为“服务客户”。一家软件外包企业是否可以在“从0到1”以外,还能够扶持客户“从1到100”,甚至于更高的境界?大部分的外包服务商都可以做到从0到1,但当企业快速成长所带来的流量压力,少有互联网基因的传统外包服务商则难以处理妥当。有别于“看得到”的前端设计与交互,客户往往容易忽略掉看不到却极度重要的后端架构。这个架构有如一栋大厦的地基与骨架,外表长的再漂亮华丽,强风一吹就倒的大厦万万住不得。 |